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用法 成语用法

谐音类歇后语大全-谐音歇后语及答案大全

tamoadmin 2024-10-18 人已围观

简介关于有谐音的歇后语有哪些如下:守著厕所睡觉——离不远。(离屎不远)。唐僧的书——一本正经。(一本真经)。小碗儿吃饭——靠天。(靠添)。肉锅丢进河——昏昏沉沉。(荤荤沉沉)。王八肚裏插鸡毛————-归心似箭。(龟心似箭)。寺后有个洞——妙透了。(庙透了)。寿星齐仙鹤——没路了。(没鹿了)。十八个钱放两下————-久闻久闻。(九文九文)。染房的姑娘不穿白鞋——自然。(自染)。后边扎小辫——违法乱纪。(

谐音类歇后语大全-谐音歇后语及答案大全

关于有谐音的歇后语有哪些如下:

守著厕所睡觉——离不远。(离屎不远)。唐僧的书——一本正经。(一本真经)。小碗儿吃饭——靠天。(靠添)。肉锅丢进河——昏昏沉沉。(荤荤沉沉)。王八肚裏插鸡毛————-归心似箭。(龟心似箭)。

寺后有个洞——妙透了。(庙透了)。寿星齐仙鹤——没路了。(没鹿了)。十八个钱放两下————-久闻久闻。(九文九文)。染房的姑娘不穿白鞋——自然。(自染)。后边扎小辫——违法乱纪。(尾发乱系)。炉子翻身——倒楣。(倒煤)。饭锅冒烟——迷糊了。(米糊了)。

百度记了你的名——-妒忌(度记)水仙不开花——装蒜哑子吃黄莲—有苦自己知(或「有苦说不出」)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他在前面一种烈性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例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扯掉画皮的恶鬼——凶相毕露。扯着老虎尾巴——抖威风。城隍庙里的小鬼——老瞪眼睛不开腔。城隍庙里扯——鬼场合。城隍庙里着了火——小鬼的嘴里都冒烟。城隍娘娘害喜——怀的鬼胎。城隍爷扑蝴蝶——慌了神。城隍庙里内江一鬼打鬼。

谐音的歇后语及答案

1.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2.草把做灯--粗心(芯)3.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4.外甥打灯笼--照旧(舅)5.歪嘴讲故事--斜(邪)说6.出太阳下暴雨--假情(晴)7.上鞋不用锥子--针(真)行8.做梦坐飞机--想人非非(飞飞)9.做梦变蝴蝶--想人非非(飞飞)10.做个大褂丈二宽--大摇(腰)大摆11.坐上飞机吹喇叭--想(响)得高12.八十岁的老太打哈欠--望无涯(牙)13.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人(仁)14.十月里的桑叶--谁来睬(采)你15.土地老爷的内脏--实(石)心实(石)肠16.山上滚石头--实(石)打实(石)17.千年的枯庙--没声(僧)18.下雨天不打伞--吝啬(淋湿)19.小豆做干饭--总闷(焖)着20.山头上吹喇叭--名(鸣)声远扬21.门神里卷灶神--话(画)里有话(画)22.弓起腰杆淋大雨--背时(湿)23.马背上打掌子--离题(蹄)太远24.山沟里敲鼓--回想(响)25.大车拉煎饼--贪(摊)的多26.三尺长的--搭不上言(檐)27.大麦掉在乱麻里--忙(芒)无头绪28.刀子切元宵--不愿(圆)29.三个菩萨堂--妙妙妙(庙庙庙)30.土地老爷穿素--白跑(袍)终于找到30个,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十个谐音歇后语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谐音的歇后语大全及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谐音的歇后语及答案1

1)歪嘴讲故事————邪(斜)说

2)歪嘴吹喇叭————一股邪(斜)气

3)歪嘴吹号————正气不足,邪(斜)气有余

4)歪嘴吹灯————风气不正;一团邪(斜)气

5)歪墙开旁门————邪(斜)门

6)瓦房上盖蒿草————怪物(屋)

7)驼子打伞————背时(湿)

8)脱了旧鞋换新鞋————改邪(鞋)归正

9)土里埋金————有内才(财)

10)土地老腾空————神气(起)来了

谐音的歇后语及答案2

砖窑里失火——谣言(窑烟)

灯盏无油——费心(费芯)

钟馗嫁妹——鬼混(鬼婚)

粪船过江——装(装屎)

黏窝窝掺黄莲——一年一年的苦(一黏一黏的苦)

药铺里开抽屉——找玩(找丸)

癞虾蟆跳水井——不懂(噗咚)

唱戏的骑马——不行(步行)

炒咸菜不放酱油——有言在先(有盐在先)

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南上加南]

打灯笼搬石头——照办(照搬)

大水冲走土地庙——留神(流神)

耕地里甩鞭子——吹牛(催牛)

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辈(小人之背)

航空兵翻觔斗——颠倒是非(颠倒试飞)

耗子掉到水缸里——时髦(湿毛)

老和尚住山洞——没事(没寺)

货轮出了海——外行(外航)

黄鼠狼钻鸡笼——投机(偷鸡)

酱缸里泡石头——一言难尽(一盐难进)

井里放爆竹——有原因(有圆音)

老母鸡抱空窝——不简单(不见蛋)

吃人参——候补(后补)

皮皇帝的妈妈——皮太厚(皮太后)

千年的石佛像——老实人(老石人)

牵着羊进照相馆——出洋相(出羊相)

墙上栽菜——无缘(无园)

扇著扇子说话——疯言疯语(风言风语)

十两纹银——一定(一锭)

守著厕所睡觉——离不远(离屎不远)

唐僧的书——一本正经(一本真经]

小碗儿吃饭——靠天(靠添)

肉锅丢进河——昏昏沉沉(荤荤沉沉)

王八肚里插鸡毛——归心似箭(龟心似箭)

寺后有个洞——妙透了(庙透了)

寿星齐仙鹤——没路了(没鹿了)

十八个钱放两下——久闻久闻(九文九文)

染房的姑娘不穿白鞋——自然(自染)

后边扎小辫——违法乱纪(尾发乱系)

炉子翻身——倒霉(倒煤)

饭锅冒烟——迷糊了(米糊了)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粪坑关刀——文(闻)不能,武(舞)也不能。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公共厕所扔石头——引起公愤(引起公粪)

外婆了儿子——没救(没舅)

老公拍扇——凄凉(妻凉)

秀才的空棺材出葬——目中无人(木中无人)

王八中解元——规矩(龟举)

花生————非吵不可(非炒不可)

皮匠不带锥子——真行(针行)

何家姑娘嫁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

和尚的房子——妙(庙)

河边洗黄莲——何苦(河苦)

做梦变蝴蝶——想入非非(想入飞飞)

猴子学走路——假惺惺(假猩猩)

精装茅台——好久(好酒)

蜘蛛拉网——自私(自丝)

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

西瓜地里散步——左右逢源(左右逢圆)

谐音的歇后语及答案3

1、刚学理发就碰上大胡子——难题(剃)

2、自行车下坡——睬(踩)都不睬(踩)

3、寿星弹琵笆——老调常谈(弹)

4、两个喇叭一起吹——想(响)到一块了

5、秃子打伞——无法(发)无天

6、泥水匠的瓦刀——光图(涂)表面

7、和尚梳头——没法(发)

8、和尚往山洞——没事(寺)

9、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10、保温瓶的塞子——无(吴)用

11、土地堂里填窟窿——不妙(补庙)

12、土地爷坐秤盘——志诚(自称)

13、土地爷坐班房——劳(牢)神了

14、土地爷洗脸——失(湿)面子

15、土地爷掉井——劳(捞)不起大驾

16、土地老爷的内脏——实(石)心实(石)肠

17、土地老爷穿素——白跑(袍)

18、土杏儿——苦孩(核)子

19、土蚕钻进花生壳——假充好人(仁)

20、白糖拌黄瓜——干(甘)干脆脆

谐音的歇后语及答案4

1、十五的'月光——大量(亮)

2、十月里的桑叶——谁来睬(采)你

3、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人(仁)

4、八十岁的老太打哈欠——一望无涯(牙)

5、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人(仁)

6、八百个铜钱穿一串——不成调(吊)

7、九毛加一毛——时(十)髦(毛)

9、三尺长的——搭不上言(檐)

10、三九天穿单衣——威(畏)风

11、三十年的纺织娘——老油(蚰)嘴

12、三个钱买个牛肚子——尽吵(草)

13、三个菩萨堂——妙妙妙(庙庙庙)

14、三尺长的——搭不上言(檐)

15、三毛加一毛——时髦(四毛)

16、三月的杨柳——分外青(亲)

17、三更半夜出世——害(亥时)人

18、大轮船出海——外行(航)

19、大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20、丈二宽的褂子——大摇(腰)大摆

通俗易懂的谐音歇后语

十个谐音歇后语如下:

1、八十岁的老翁弹琵琶—老生常谈(弹)

2、十二个时辰占三个字—身(申)子虚(戌)

3、保温瓶的塞子—堵(赌)汽(气)

4、鼻梁上推小车—走头(投)无路

5、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

6、一连三座庙—妙(庙)妙(庙)妙(庙)

7、公共厕所扔石头—引起公愤(引起公粪)

8、八十岁的老翁弹琵琶—老生常谈(弹)

9、骑自行车下坡—睬(踩)都不睬(踩)

10、八十岁的老太打哈欠—一望无涯(牙)

歇后语的由来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歇后语

带谐音的歇后语与答案

通俗易懂的谐音歇后语

歇后语中常常会利用谐音词作为谜底,下面我跟大家分享一些通俗易懂的谐音歇后语,以供参考了!

1、瞎子进烟馆 -- 摩登。(摸灯)。

2、空中布袋 -- 装疯。(装风)。

3、宋江的.军师 -- 无用。(吴用)。

4、老太婆上鸡窝 -- 笨蛋。(奔蛋)。

5、卖草帽的丢扁担 -- 留神。(留绳)。

6、哥哥不在家 -- 少来。(嫂来)。

7、外甥打灯笼 -- 照旧。(照舅)。

8、雨打黄梅头 -- 倒霉。(倒梅)。

9、半两棉花 -- 免谈。(免弹)。

10、秃子打伞 -- 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11、矮子过渡 -- 安心。(淹心)。

12、马店买猪 -- 没那事。(没那市)。

13、腊月天气 -- 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14、音类 孔夫子搬家 -- 尽输(书)

15、大葱拌豆腐 -- 一清(青)二白

16、咸菜煎豆腐 -- 有言(盐)在先

17、外甥打灯笼 -- 照旧(舅)

18、嘴上抹石灰 -- 白说(刷)

19、精装茅台 -- 好久(酒)

20、猪八戒拍照 -- 自找难堪(看)

21、怀里揣小拢子 -- 舒(梳)心

22、小苏他爹 -- 老输(苏)

23、四两棉花 -- 谈(弹)不上

24、梁山泊军师 -- 无(吴)用

25、一二三五六 -- 没事(四)

26、一二三四五六七 -- 王(忘)八,

27、一丈二加八尺 -- 仰仗(两丈)

28、一个墨斗弹出两条线 -- 思(丝)路不对

29、一斤面粉摊张饼 -- 落后(烙厚)

30、一头栽到炭堆里 -- 霉(煤)到顶

31、一百斤面蒸一个寿桃 -- 废(费)物点心

32、一层布做的夹袄 -- 反正都是理(里),(谁最有权穿这袄?)

33、一条腿的裤子 -- 成了群(裙)

34、一根灯草点灯 -- 无二心(芯)

35、一辈子做寡妇 -- 老手(守),

36、二十五两 -- 半疯(封)

37、二三四五 -- 缺衣(一)

38、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 缺衣(一)少食

39、二两棉花四张弓 -- 细谈(弹)

40、二姑娘梳头 -- 不必(蓖)

41、二胡琴 -- 扯扯谈谈(弹弹),

42、十二个时辰占三个字 -- 身(申)子虚(戌)

43、十八岁的宫娥 -- 正享福(想夫)

44、十文钱掉了一文 -- 久闻(九文)

45、十五的月光 -- 大量(亮)

46、十月里的桑叶 -- 谁来睬(采)你,(对付硝烟诱饵的最好办法)

47、八十岁的老太打哈欠 -- 一望无涯(牙)

48、八月的核桃 -- 挤满了人(仁)

49、八百个铜钱穿一串 -- 不成调(吊)

50、九月初八问重阳 -- 不久(九)

;

有趣的谐音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下面是我整理的带谐音的歇后语与答案,大家快来猜一猜吧!

 1: 荆条棵上挂鞋底--扯(刺)皮

 2: 豆腐干煮肉--有份数(荤素)

 3: 豆渣贴门神--不沾(粘)

 4: 弄堂里跑马--题(蹄)难出

 5: 空蒸笼上锅台--争(蒸)气

 6: 戏台上的鞭子--加码(假马)

 7: 空梭子补网--没法治(织)

 8: 炒咸菜放盐--太闲(咸)了

 9: 驴皮贴墙上--不象话(画)

 10: 抓蜂吃蜜--恬(甜)不知耻(刺)

 11: 床底下点蚊香--没下文(蚊)

 12: 河边洗黄莲--何(河)苦

 13: 泥水匠整耗子--敷衍(眼)了事

 14: 青蛙跳在大鼓上--懂懂(咚咚)

 15: 带马桶坐大堂--赃(脏)官

 16: 怯木匠--就是一句(锯)

 17: 盲人做油条--瞎咋乎(炸糊)

 18: 男人不打老婆--好福气(夫妻)

 19: 纸做的栏杆--不能依(倚)靠

 20: 泥水匠招手--要你(泥)

 21: 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量)

 22: 妈妈的众姐姐--多疑(姨)

 23: 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锯)

 24: 咸菜煮豆腐--不必多言(盐)

 25: 狐狸吵架--一派胡(狐)言

 26: 挖了眼的判官--瞎管(鬼)

 27: 麦柴秆吹火--小气(器)

 28: 咸盐吃多了--尽管闲(咸)事

 29: 泥水匠的瓦刀--光图(涂)表面

 30: 和尚坐岩洞--没事(寺)

 31: 怀里揣马勺--诚(盛)心

 32: 和尚分家--多事(寺)

 33: 秀才做诗--有两手(首)

 34: 冻豆腐--难办(拌)

 35: 怀里揣蓖子--舒(梳)心

 36: 饭锅里冒烟--迷(米)糊了

 37: 公鸡戴帽子--官(冠)上加官(冠)

 38: 灶神上贴门神--话(画)中有话(画)

 39: 荞麦皮打浆糊--两不沾(粘)

 40: 沙石打青石--实(石)打实(石)

 41: 草把作灯--粗心(芯)

 42: 树倒了--没影(荫)

 43: 怀儿婆过独木桥--铤(挺)而(儿)走险

 44: 扯铃扯到半空中--空想(响)

 45: 盲人戴眼镜--聪(充)明

 46: 两把号吹成一个调--想(响)到一块来了

 47: 画上的马--不奇(骑)

 48: 穷人买米--一声(升)头

 49: 放牛的吃螃蟹--不待言(带盐)

 50: 纸糊的琵琶--谈(弹)不得

 51: 树小荫凉少--照应(罩影)不到

 52: 炕上安锅--改造(灶)

 53: 没钱买海螺--省些(吸)

 54: 孙猴子坐金銮殿--不象仁(人)君

 55: 空棺材出丧--目(木)中无人

 56: 药铺里开抽屉--找玩(丸)

 57: 纸糊的凳子--不能做(坐)

 58: 狗长犄角--洋(羊)气

 59: 和尚的脑壳--没法(发)

 60: 豆腐乳做菜--哪还用言(盐)

  拓展:歇后语应用研究

  (一)歇后语专题研究

 歇后语是人们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结构短小精悍、语言风趣幽默、口语性强的一种语言形式,它源于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对生活的体悟。歇后语与人们的生产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吴春容《“盐”类歇后语语用生成机制的社会语用学探究》一文以《中国歇后语大全》为语料,对其中的180余条含“盐”类的歇后语进行考察,以社会语用学为方法指导,分析“盐”类歇后语形成的语用机制,挖掘盐文化赋予“盐”类歇后语的意义内涵。訾韦力《与服饰相关汉语邂逅与的认知阐释》以服饰文化为背景,在概念整合理论的框架下对服饰歇后语的意义构建进行考察,用大量的语言实例验证对服饰歇后语意义建构的研究可以从动态角度进行认知解读。

  (二)歇后语词典编纂研究

 歇后语词典作为汉语词典编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选词、释义、立目、体例、编排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在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力求歇后语词典编纂的合理化与规范化。温端政《语汇研究与语典编纂》一文认为“需要建立起语汇研究和词典编纂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在认识上明确语汇研究与语典编纂之间的相辅相成性和相互独立性”。温朔彬《歇后语词典编纂中的创新思维》一文通过比较《汉语歇后语词典》和《新华歇后语词典》两部歇后语辞书,认为歇后语词典的编纂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探讨如何将歇后语的立目、语义结构释义等内容与词典编纂有机融合。夏光芬在《试谈〈歇后语词典〉的编纂要点》中认为要充分考虑到歇后语词典编纂本身的特点,在歇后语的选词、词形、释义、注释、例证、附例等方面力求准确性、科学性。

  (三)中外歇后语对比研究

 随着对外交往的不断深入和人员往来的增多,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频繁。在交际过程中,分属不同语族的交际双方不可避免地会使用到具有民族色彩的的俚语或熟语。而汉语歇后语作为汉语中的独特语言形式,常被用来与外国习语作对比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大多从词语的理据、修辞手法的运用、句法结构的关系以及文化内涵等角度对汉外两种语言的歇后语进行对比与分析。如李传芳、徐振忠《英汉歇后语探析与对比》、姜银花《汉语歇后语的特征及其在韩国语中的对应关系探究》等。此外,有的研究从习语和民族心理、文化传统、历史变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关系考察汉外两种语言的差异。崔希亮《汉语熟语与中国人文世界》一书通过对中国古代社会人物群像、社会风情、传统价值观念的展示,将汉英习语作对比研究。史笑非《汉英方言俗语差异的民俗解读―以饮食类山西方言歇后语与英语习语为例》通过饮食类山西方言歇后语与英语习语的对比,归纳二者存在的共同特征,挖掘汉英饮食类俗语中所反映出的饮食风俗差异以及探究中西饮食俗差异产生的根源。

  (四)理论框架下的歇后语研究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歇后语的研究较以往多集中在歇后语的名称、结构、来源以及分类问题上,或是多集中在歇后语的语义、语法结构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如今趋向于从认知、概念整合等理论视角下对歇后语进行考察。何爱晶《歇后语研究新论―心智哲学的观点》一文从心智哲学的视角出发,运用“歇后语程序分析图”对歇后语形成过程中所涉及的心智活动进行描述,尝试从心智层面揭示歇后语产生的动因。董敬《基于关联理论的汉语歇后语意义构建的认知分析》以关联理论为方法指导,从歇后语语义关联所涉及的对象―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度分析个体差异对歇后语意义解读产生的影响。汪少华、王鹏《歇后语的概念整合分析》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三条典型的歇后语进行分析,系统阐述歇后语的认知动因、推理逻辑和意义建构过程。

有趣的谐音歇后语如下:

1、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牛角上抹油——又奸(尖)又猾(滑),飞机上挂水壶——高水平(瓶),飞机上吹喇叭——空想(响),木头人投河——不成(沉),孔明练琴——老生常谈(弹),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2、张飞妈妈姓吴——无(吴)事(氏)生非(飞),打破砂锅——问(璺)到底,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外甥打灯笼——照旧(舅),老虎拉车——谁敢做(坐),草把做灯——粗心(芯),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出太阳下暴雨——假情(晴)。

3、猪鼻子里插葱——装相(象),窗户边吹喇叭——名(鸣)声在外,修鞋不用锥子——真(针)行,四两棉花——谈(弹)不得,八十岁的老奶奶打哈欠——一望无涯(牙),和尚的脑袋——没法(发),腊月里的萝卜——动(冻)了心,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4、山西的胡桃 -- 瞒人(满仁)、山沟里敲鼓 -- 回想(响)、千年的枯庙 -- 没声(僧)、门神里卷灶神 -- 话(画)里有话(画)、门神老爷吃甘蔗 -- 指教(纸嚼)、马背上打掌子 -- 离题(蹄)太远、弓起腰杆淋大雨 -- 背时(湿)、小豆做干饭 -- 总闷(焖)着、小和尚头上拍苍蝇 -- 正大(打)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