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解读 成语解读

俗语歇后语谚语有哪些-俗语谚语歇后语大全及解释

tamoadmin 2024-10-15 人已围观

简介1、谚语是群众口头流传的习用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如:“寒从脚起,病从口入”、“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2、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3、歇后语是我国人

俗语歇后语谚语有哪些-俗语谚语歇后语大全及解释

1、谚语是群众口头流传的习用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如:“寒从脚起,病从口入”、“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

2、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

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3、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特殊语言形式。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如: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水仙不开花——装蒜

富有情趣的歇后语和谚语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有的文章中偶尔也把俗语称作成语。俗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二者关系密切。“约定俗成”这一成语,就包含着俗、成二字。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它们还是各有特点的。试比较下列例句:

甲、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乙、弱肉强食

甲、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

乙、积重难返

甲、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

乙、后来居上

甲、捡了芝麻,丢掉西瓜

乙、因小失大

甲、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乙、分道扬镳

甲、前怕狼,后怕虎

乙、畏首畏尾

甲、打破砂锅问到底

乙、刨根问底

甲、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

乙、一见锺情

以上各组例句,甲、乙意思相同,甲为俗语,乙为成语。俗语以形象为主体;成语以精练为特色。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运用时可以变通;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形式整齐。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文字上趋向典雅。从这一比较中,可以从主要方面作出界定: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它的结构形式相对稳定,而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灵活变通。

这是俗语的主要内涵,就外延来说,它跟成语难免有交错的情况。俗语虽然以形象为主体,但也不排除精练;成语虽然以精练为特色,但也不排除形象。成语虽然绝大多数是四字结构,但也有一些是由四个以上的字组成的;俗语句式虽然长短不齐,但也有少量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俗语虽然多为口语,但已广泛进入文学作品,甚至哲学、科技图书中也经常用到;而随着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成语在口语中也经常使用。这样,俗语跟成语,就可能互相渗透,存在着交错现象。如:

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③雪上加霜(形象,四字,俗语→成语)

④习惯成自然(精练,五字,俗语→成语)

⑤不敢越雷池一步(形象,精练,七字,俗语← →成语)

俗语是口语型的,成语是书面语型的。这些语例,兼有俗语和成语的某些特点,看来俗语辞典、成语辞典都可以收录,好在这种情况并不算多。

俗语和成语,有时候也可能互相转化,并同时存在。例如:

①板凳没焐热← →席不暇暖

②打老鼠又怕碰破玉瓶儿← →投鼠忌器

③火烧眉毛顾眼前← →燃眉之急

④鸡蛋碰石头← →以卵击石

⑤鸡飞蛋打一场空← →鸡飞蛋打

⑥拉完磨杀驴← →卸磨杀驴

⑦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

⑧没喝过墨水← →胸无点墨

⑨怕噎了嗓子不吃饭← →因噎废食

⑩什么病吃什么药← →对症下药

①①一网打尽满河鱼← → 一网打尽

俗语语句结构如果趋向整齐,就有可能转化为成语;成语如果增加形象化的成分,就有可能转化为俗语。俗语转化为成语,仍然可以保持它的形象性;成语转化为俗语,如果缺少形象,就要加以补充,往往转化为歇后语。(参见下文歇后语)俗语与成语,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俗语有俗语的优点;成语有成语的长处。俗语使得描写生动活泼,成语使得论述铿锵有力,都值得很好学习。

二,谚语和格言

有些图书把俗语、谚语并称为俗谚,把它们汇编在一起。汇编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但二者并不相等。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如:

①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

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③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

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⑥金子碎了分量在

⑦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⑨墨是可以磨浓的

⑩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①①人心齐,泰山移

①②咬人的狗是不露牙的

①③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针

格言也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但仔细区分,仍稍有不同。格言所总结的知识经验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多属逻辑思维,是哲理性的语句,常出自名人名著;而谚语总结的知识经验不限于社会方面,也包括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如农谚),它出自人民群众之口,多属形象思维,是文学性的语言。这种区别,应该把格言归入书面语一类,把谚语归入口语一类。但是,也难免有交错的情况。

甲,满招损,谦受益(书面语)

乙,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口语)

甲,有志者事竟成(书面语)

乙,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口语)

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书面语)

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口语)

以上三组,严格地说,甲为格言,乙为谚语。但是,由于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这些带有文言色彩的格言也进入了口语。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加以区分,而不得不承认,实际上存在一些交错现象

俗语中一部分为谚语,另一部分是描述性的语句,它们并没有总结知识经验,而只是表述一种情态。如:

①不认这壶酒钱

②不知道哪头炕热

③蝉曳残声过别枝

④横挑鼻子竖挑眼

⑤眉毛胡子一把抓

⑥起大早,赶晚集

⑦求爷爷,告奶奶

⑧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⑨摇头不算点头算

⑩中看不中吃

①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①②走了穿红的,来了穿绿的

这一部分语句是描述性的,跟总结知识经验的谚语不同,而又无确定的术语,现在只是笼统地称为俗语,实在有必要把它跟谚语区别开来,给它一个确定的名称。

有的图书称之为“惯用语”,但所涉及的语言现象,却是“俚语”,如:背靠背、开夜车、乱弹琴、磨洋工、冤大头,等等。笔者以前在《俗语五千条》的前言中,曾用“熟语”来称呼描述性的俗语。熟语这一术语的定义,也不十分明确,有的辞典又把它当作高于俗语、成语的术语来使用,而它本身又跟“俗语”的读音近似,某些方言区甚至就是同音词,作为术语,自身有不足之处。再三斟酌,觉得不如用“俚语”来代替。

俚语,这个术语有时跟俗语相混,俚俗并称。这个“俚”,跟“乡里”之“里”有关,望文生义,也就是里人(乡下人)的意思。俚语常指带有方言色彩的土语。既然它有时跟俗语相混,而“惯用语”实际上又多指俚语,不如就借用“俚语”一词,来专指这些描述性的俗语。

四,歇后语、俏皮话

歇后语、俏皮话,基本上是同义词。歇后语是语言学上的术语,俏皮话是口头上的称呼。

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前半为形象或事例,后半为解释、说明),实际上是要把话说得更形象些,更具体些。因此,歇后语应该包括在俗语之内。不过,歇后语中的形象常常是漫画式的,带有戏谑调侃的色彩。它用种种修辞手段,对字、词、语、句(包括俗语本身)加以修饰,使之生动活泼。因而跟谚语、描述性俗语(改称俚语),又有些不同。如:

①水仙不开花,装蒜(修饰词)

②猫哭耗子,假慈悲(修饰词组)

③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己人不认自己人(修饰句子)

④木匠戴枷,自作自受(修饰成语)

⑤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修饰俗语本身)

有些成语,为了增强形象性,往往会转化成歇后语。

①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②金弹子打鸟,得不偿失

③绿绸缎上绣牡丹,锦上添花

④磨道里走路,没头没尾

⑤螃蟹过河,七手八脚

⑥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⑦屎壳郎变知了,一步登天

⑧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⑨阎王爷出告示,鬼话连篇

歇后语良莠不齐,有些歇后语内容和形象,均不见佳,有一部分,甚至是语言垃圾,不宜滥用。有些常用的歇后语,形象较好,前后结合得比较紧密,已经跟谚语、描述性的俗语(俚语)近似。如:

①黄鼠狼看鸡,越看越稀(前为形象,后为解释,经验之谈→谚语)

②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③芝麻开花,节节高(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综上所述,谚语,俚语(描述性的俗语),歇后语,这三部分构成俗语的整体。俗语属于口语型的语句,与书面语型的成语、格言有所区别,它们是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两大系统。

谚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晶。谚语虽然简单通俗,但反映的道理却非常深刻。

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例如:

一个巴掌打不响 -- <孤掌难鸣>;

懒婆娘的裹脚 -- <又长又臭>。

在一般的语言中。通常只要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的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有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表现,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说,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歇后语。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当时流行在民间的俗语,是出于一般人民的生活经验。这类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相信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关于歇后语的分类,向无定说。何况还有不少歇后语,一身兼有几种性质,要划分得十分科学,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

第一,谐音类。如:

空棺材出葬 - <目(木)中无人>

小葱拌豆腐 - <一清(青)二白>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个意义。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才能领悟它的意思。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第二,喻事类。如:

弄堂里搬木头 - <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 - <没多大长劲>

这类歇后语,是用实在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截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如:

秋后的蚂蚁 - <蹦达不了几天>

棋盘里的卒子 - <只能进不能退>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如

楚霸王举鼎 - <力大无穷>

曹操吃鸡肋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项羽、曹操故事的,一般也能了然。

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这一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谚语大全(有解释)

阿拉伯数字8字分家——零比零 按着牛头喝水——勉强不得

阿公吃黄连——苦也(爷) 按鸡头啄米——白费心机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矮子推掌——出手不高

阿斗的江山——白送 矮子爬坡——贪便宜

案板底下放风第——飞不起来 按老方子吃药——还是老一套

庵庙里的尼姑——没福(夫) 挨鞭子不挨棍子——吃软不吃硬

矮子骑大马——上下两难 暗地里耍拳——瞎打一阵

矮子坐高登——上下两难 暗室里穿针——难过

矮子坐高凳——够不着 安禄山起兵——反了

矮子放屁——低声下气 案板上砍骨头——干干脆脆

矮子上楼梯——步步高升 岸边的青蛙——一触即跳

按着葫芦挖籽——挖一个少一个 挨了棒的狗——气急败坏

按着脑袋往火炕里钻——憋气窝火

巴掌穿鞋——行不通 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

芭蕉开花——一条心;紧相连 把脸装进裤裆里——见不得人

芭蕉叶上垒鸟窝——好景不长 霸王别姬——奈何不得;无可奈何

疤瘌眼长疮——坏到一块了 白骨精化美女——人面鬼心

八百年前立的旗杆——老光棍 白骨精说人话——妖言惑众

八个老汉划拳——三令五申(伸) 白蜡材结桂花——根子不正

八个歪脖坐一桌——谁也不正眼看谁 白了尾巴尖的狐狸——老奸巨猾

八十老人吹灯——上气不接下气 白娘子遇许仙——千里姻缘一线牵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略显其能 白天盼月亮——甭想;莫想;休想

八贤王进宫——好难请 百货大楼卖西装——一套一套的

八月十五的月亮——年年都一样 一两笔杆提不动——大老粗

八月十五吃元宵——与众不同 百万雄师下江南——兴师动众

拔草引蛇——自讨苦吃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斑鸩打架——卖弄风流 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

半道上捡个喇叭——有吹的了 半斤对八两——不相上下;彼此彼此;

半空中骑马——腾云驾雾 半山崖的观音——老实(石)人

半夜做梦娶新娘——尽想好事 扮猪吃老虎——大智若愚

稻草人救火——引火上身 厕所里照镜子——臭美

财迷转向——走路算账 茶壶有嘴难说话——热情在里头

财神爷戴乌纱帽—钱也有,权也有 茶铺里不要的伙计—哪一壶不开单提哪一壶

楚霸王自刎乌江——没脸回江东 嫦娥跳舞——两袖清风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长颈鹿进马群——高出了头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长城上的砖——未知经过多少风雨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长丝瓜当扁担——不晓得软硬

唱戏的穿龙袍——成不了皇帝 唱戏的胡子——假的

彩虹和白云谈情——一吹就散 扯着老虎尾巴喊救命——找

葱头不开花——装什么蒜 扯裤子补补丁——堵不完的窟窿

踩着肩头往头上拉屎——硬欺负人 城隍娘娘有喜——怀的鬼胎

苍蝇嘴巴狗鼻子——真灵 城隍庙里着了火——小鬼的嘴里都冒烟

苍蝇叮菩萨——看错人了 城楼上亮相——高姿态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吃了对门谢隔壁——错了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吃鱼不吐骨头——带刺

断了线的梭子--白钻空子 打肿脸充胖子--冒充富态

1.青山长在,细水长流。2.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刀不会磨生锈,人不学会落后。4.虫多木折,隙大墙塌。5.物必先腐,而后虫生。6.水不平则流。7.山不转路转。8、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贱则无敌。

歇后语、谚语、俗语三者有何区别?

1)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如“长虫过道,大雨要到”、“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2)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如“人敬富的,狗咬破的”、“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3)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如“寒从脚起,病从口入”、“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

中国谚语大全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经得广,知得多。

◆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

“蜘蛛挂网,久雨必晴”谚语由来

据观测,在我国许多地方。如见蜘蛛张网,阴雨天气将会转晴。如见蜘蛛收网,天气将转为阴雨。

蜘蛛能预测天气,主要是因蜘蛛对空气中湿度变化反应相当灵敏,在蜘蛛尾部有许多小吐丝器,吐丝器部分既粘又凉,当阴雨天气来临时,由于空气中湿度大,水汽多,水汽易在蜘蛛吐丝器部分凝结成小水珠,这样蜘蛛吐丝时感到困难,便停止放丝而收网。相反,当空气中湿度变小天气转好时,蜘蛛吐丝顺利,便张网捕虫了。

另据研究,蜘蛛的腿能感知20—50赫频率的声音,当天气转晴时昆虫易活动,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蜘蛛蛛很快就会发觉,所以便添丝织网,准备捕捉。这正是民间用“蜘蛛挂网,久雨必晴”谚语来观测天气晴雨的道理。

“早吃生姜晚吃萝卜,郎中先生急得哭”的谚语由来

来自: 长征一号 (苏州)

有一年,慈禧太后忽然得了重病,头痛,心痛,肚皮痛,病到奄奄一息的地步,急得满朝文武百官团团转。北京城里名医车载斗量,可是对西太后的病症,都束手无策。是没有本领吗?不是的,实在是责任太大,在用药上为难了,轻了不见效,重了怕万一失误,吃罪不起。所以,弄得慈禧太后的毛病一天危急一天,眼看就要横下来了。

新科状元是苏州人,奏了一本,说苏州有位祖传名医叫曹沧洲,绰号赛华佗,有妙手回春之术,将他请来,或许太后的福体可以转安。

曹沧州像个乡下佬,平常不欢喜开口,走路也是慢吞吞的。这天,他接到圣旨,顿时面如土色,抱着一家老小嚎啕大哭。他认定,西太后若不到不可救药的地步,是不会从京城到苏州来请他的,治不好西太后,医生要殉葬,自己这条命是有去无回了。可圣旨不能违拗,曹沧洲只好硬着头皮动身。他一到北京刚住下,就借口路上受了风寒,便卧床不起,其实生病是假:要摸慈禧太后生病的根子是真。头一件大事是查看她吃了些什么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慈禧太后每天吃的山珍海味不说,单是人参一项,日日恨不得泡在参汤里洗浴。还有燕窝、银耳,更是当饭吃。曹沧洲想到,医书上早有记载:“滋补过多,必然食阻中焦,中焦闭塞,危在旦夕。”找出病源,他的胆子大了,便去替慈禧太后看病了。

曹沧洲未用上好良药,单开了一味草头药,只写了五个大字:萝卜籽三钱。看得众御医当场发呆,个个舌头伸多长的,认为这个乡下郎中是进京来送了。他们都懂药性,萝卜籽是括油的,西太后一向要滋补身体,这药分明不合西太后的心意,但是曹沧洲亲手撮药,亲手煎药,亲手送药到西太后的卧室前,等候她喝下去以后,这才回到住所休息。

西太后饮了三钱萝卜籽的药汤,当夜通了大便,第二天一早就起来了。她第一件事就是感谢神医曹沧洲,见面后恩赐曹沧洲九品顶戴,还要他骑马巡游京城,曹沧洲得了皇封,回乡时人未到家,地方官已经替他造好了三进房子。从此后,他在家专门为地方上乡亲看病,不但施诊,还要送药。逢人就劝人多吃萝卜,日子久了,苏州便有了"早吃生姜晚吃萝卜,郎中先生急得哭"的谚语了。

还有,谚语为人们对生产,生活中长期积累的经验进行描述的简练语言,这个就是它的来源。。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有的文章中偶尔也把俗语称作成语。俗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二者关系密切。“约定俗成”这一成语,就包含着俗、成二字。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它们还是各有特点的。试比较下列例句:

甲、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乙、弱肉强食

甲、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

乙、积重难返

甲、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

乙、后来居上

甲、捡了芝麻,丢掉西瓜

乙、因小失大

甲、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乙、分道扬镳

甲、前怕狼,后怕虎

乙、畏首畏尾

甲、打破砂锅问到底

乙、刨根问底

甲、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

乙、一见锺情

以上各组例句,甲、乙意思相同,甲为俗语,乙为成语。俗语以形象为主体;成语以精练为特色。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运用时可以变通;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形式整齐。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文字上趋向典雅。从这一比较中,可以从主要方面作出界定: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它的结构形式相对稳定,而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灵活变通。

这是俗语的主要内涵,就外延来说,它跟成语难免有交错的情况。俗语虽然以形象为主体,但也不排除精练;成语虽然以精练为特色,但也不排除形象。成语虽然绝大多数是四字结构,但也有一些是由四个以上的字组成的;俗语句式虽然长短不齐,但也有少量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俗语虽然多为口语,但已广泛进入文学作品,甚至哲学、科技图书中也经常用到;而随着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成语在口语中也经常使用。这样,俗语跟成语,就可能互相渗透,存在着交错现象。如:

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③雪上加霜(形象,四字,俗语→成语)

④习惯成自然(精练,五字,俗语→成语)

⑤不敢越雷池一步(形象,精练,七字,俗语← →成语)

俗语是口语型的,成语是书面语型的。这些语例,兼有俗语和成语的某些特点,看来俗语辞典、成语辞典都可以收录,好在这种情况并不算多。

俗语和成语,有时候也可能互相转化,并同时存在。例如:

①板凳没焐热← →席不暇暖

②打老鼠又怕碰破玉瓶儿← →投鼠忌器

③火烧眉毛顾眼前← →燃眉之急

④鸡蛋碰石头← →以卵击石

⑤鸡飞蛋打一场空← →鸡飞蛋打

⑥拉完磨杀驴← →卸磨杀驴

⑦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

⑧没喝过墨水← →胸无点墨

⑨怕噎了嗓子不吃饭← →因噎废食

⑩什么病吃什么药← →对症下药

①①一网打尽满河鱼← → 一网打尽

俗语语句结构如果趋向整齐,就有可能转化为成语;成语如果增加形象化的成分,就有可能转化为俗语。俗语转化为成语,仍然可以保持它的形象性;成语转化为俗语,如果缺少形象,就要加以补充,往往转化为歇后语。(参见下文歇后语)俗语与成语,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俗语有俗语的优点;成语有成语的长处。俗语使得描写生动活泼,成语使得论述铿锵有力,都值得很好学习。

二,谚语和格言

有些图书把俗语、谚语并称为俗谚,把它们汇编在一起。汇编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但二者并不相等。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如:

①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

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③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

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⑥金子碎了分量在

⑦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⑨墨是可以磨浓的

⑩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①①人心齐,泰山移

①②咬人的狗是不露牙的

①③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针

格言也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但仔细区分,仍稍有不同。格言所总结的知识经验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多属逻辑思维,是哲理性的语句,常出自名人名著;而谚语总结的知识经验不限于社会方面,也包括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如农谚),它出自人民群众之口,多属形象思维,是文学性的语言。这种区别,应该把格言归入书面语一类,把谚语归入口语一类。但是,也难免有交错的情况。

甲,满招损,谦受益(书面语)

乙,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口语)

甲,有志者事竟成(书面语)

乙,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口语)

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书面语)

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口语)

以上三组,严格地说,甲为格言,乙为谚语。但是,由于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这些带有文言色彩的格言也进入了口语。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加以区分,而不得不承认,实际上存在一些交错现象

俗语中一部分为谚语,另一部分是描述性的语句,它们并没有总结知识经验,而只是表述一种情态。如:

①不认这壶酒钱

②不知道哪头炕热

③蝉曳残声过别枝

④横挑鼻子竖挑眼

⑤眉毛胡子一把抓

⑥起大早,赶晚集

⑦求爷爷,告奶奶

⑧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⑨摇头不算点头算

⑩中看不中吃

①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①②走了穿红的,来了穿绿的

这一部分语句是描述性的,跟总结知识经验的谚语不同,而又无确定的术语,现在只是笼统地称为俗语,实在有必要把它跟谚语区别开来,给它一个确定的名称。

有的图书称之为“惯用语”,但所涉及的语言现象,却是“俚语”,如:背靠背、开夜车、乱弹琴、磨洋工、冤大头,等等。笔者以前在《俗语五千条》的前言中,曾用“熟语”来称呼描述性的俗语。熟语这一术语的定义,也不十分明确,有的辞典又把它当作高于俗语、成语的术语来使用,而它本身又跟“俗语”的读音近似,某些方言区甚至就是同音词,作为术语,自身有不足之处。再三斟酌,觉得不如用“俚语”来代替。

俚语,这个术语有时跟俗语相混,俚俗并称。这个“俚”,跟“乡里”之“里”有关,望文生义,也就是里人(乡下人)的意思。俚语常指带有方言色彩的土语。既然它有时跟俗语相混,而“惯用语”实际上又多指俚语,不如就借用“俚语”一词,来专指这些描述性的俗语。

四,歇后语、俏皮话

歇后语、俏皮话,基本上是同义词。歇后语是语言学上的术语,俏皮话是口头上的称呼。

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前半为形象或事例,后半为解释、说明),实际上是要把话说得更形象些,更具体些。因此,歇后语应该包括在俗语之内。不过,歇后语中的形象常常是漫画式的,带有戏谑调侃的色彩。它用种种修辞手段,对字、词、语、句(包括俗语本身)加以修饰,使之生动活泼。因而跟谚语、描述性俗语(改称俚语),又有些不同。如:

①水仙不开花,装蒜(修饰词)

②猫哭耗子,假慈悲(修饰词组)

③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己人不认自己人(修饰句子)

④木匠戴枷,自作自受(修饰成语)

⑤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修饰俗语本身)

有些成语,为了增强形象性,往往会转化成歇后语。

①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②金弹子打鸟,得不偿失

③绿绸缎上绣牡丹,锦上添花

④磨道里走路,没头没尾

⑤螃蟹过河,七手八脚

⑥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⑦屎壳郎变知了,一步登天

⑧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⑨阎王爷出告示,鬼话连篇

歇后语良莠不齐,有些歇后语内容和形象,均不见佳,有一部分,甚至是语言垃圾,不宜滥用。有些常用的歇后语,形象较好,前后结合得比较紧密,已经跟谚语、描述性的俗语(俚语)近似。如:

①黄鼠狼看鸡,越看越稀(前为形象,后为解释,经验之谈→谚语)

②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③芝麻开花,节节高(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综上所述,谚语,俚语(描述性的俗语),歇后语,这三部分构成俗语的整体。俗语属于口语型的语句,与书面语型的成语、格言有所区别,它们是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两大系统。

谚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晶。谚语虽然简单通俗,但反映的道理却非常深刻。

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例如:

一个巴掌打不响 -- <孤掌难鸣>;

懒婆娘的裹脚 -- <又长又臭>。

在一般的语言中。通常只要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的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有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表现,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说,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歇后语。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当时流行在民间的俗语,是出于一般人民的生活经验。这类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相信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关于歇后语的分类,向无定说。何况还有不少歇后语,一身兼有几种性质,要划分得十分科学,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

第一,谐音类。如:

空棺材出葬 - <目(木)中无人>

小葱拌豆腐 - <一清(青)二白>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个意义。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才能领悟它的意思。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第二,喻事类。如:

弄堂里搬木头 - <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 - <没多大长劲>

这类歇后语,是用实在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截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如:

秋后的蚂蚁 - <蹦达不了几天>

棋盘里的卒子 - <只能进不能退>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如

楚霸王举鼎 - <力大无穷>

曹操吃鸡肋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项羽、曹操故事的,一般也能了然。

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这一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回答者:kgdxk - 董事长 十六级 9-5 18:49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谚语 歇后语

歇后语是由前后两部分构成的固定性口语。前一部分是比喻或隐语‘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说明解释。 前一部分说完后,停顿后让人猜想它的含义,所以叫作歇后语。 因此下面几局均为歇后语: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鼻子里插大葱——装象(相) 爹娘嫁人——各人顾各人 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一般都能揭示客观规律和道理的句子 。 因此下面这句应是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我再给你举几个谚语和歇后语的例子。 谚语: 矮字面前莫说短。 爱叫的母鸡不下蛋。 白日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打人一拳,防人一脚。 谁养孩子谁当娘,谁种土地谁收粮。 歇后语: 爱克斯光照人——看透你了。 吃了木炭——黑了心。 光头打伞——无发无天 口传家书——言而无信 米店卖盐——多管闲(咸)事

满意请采纳

歇后语解释查询

常用俗语谚语歇后语 常用经典格言警句大全

一、※理想篇※

鸟无翅膀不能飞,人无志气无作为。

幸福不会象鸟儿一样飞来。

没有过不了的火焰山。

不怕山高路远,就怕意志不坚。

语言只是叶子,行动才是果实。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莫学知了爬树梢,东摇西摆唱高调。

没有崇高的理想,青春就将枯萎,没有伟大的志愿,生命就将暗淡无光。

人凭志气虎凭威。

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花盆里栽不出万年松。

好马在力气,好汉在志气。

母鸡的理想,不过是一把谷糠。

一万个零抵不上一个一,一万次空想抵不上一次实干。

爱叫的鸟做不了巢,爱吹的人赶不成事。

鸟都往高枝上飞。

只有希望而没有行动的人,只能靠作梦来收获所得。

万里长城是一块一块砖头砌成的。汪洋大海是一条一条涧水流成的。

二、※求知篇※

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灵。

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水不流,会发臭;人不学,会落后。

用珠宝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星多天空亮,学多智慧广。

乳燕不学,永远飞不上蓝天。

没有羽毛,多么强壮的鸟也不能飞翔;缺乏知识,再好的理想也是空谈。

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聪明靠努力学习,知识靠平日积累。

鸟靠翅膀兔靠腿,人靠智慧鱼靠尾。

不要装饰你的衣服,而要丰富你的智慧。

鸟笨先飞早入林,人勤学习早入林。

幼年学的好比石头上刻的。

好学好问,什么都能学会;害羞不问,总有一天掉队。

蜜蜂酿蜜不嫌花儿少,好学读书不弃分与秒。

不学习的人,象不长谷物的荒地。

学如驾车登,不进则退山。

对时间要吝啬,莫放松一分一秒;对知识要贪心,要争取一点一滴。

不吃饭则饥,不学习则愚。

雨水可把瓶口灌满,知识却不能将脑子填满。

眼睛是人们心灵的门窗,书籍是人们精神的食粮。

知识比财富更可贵,无知比贫穷更可怕。

知识的金锅谁也偷不去。

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用力气举百斤,用智慧能举万斤。

知识的用处就象夜行人的火把。

虚心是学问的向导,恒心是知识的保管。

粮食滋养身体,知识丰富智慧。

水草好,牛羊肥;知识多人聪明。

泉水挑不干,知识学不完。

山要绿化,人要文化。

科学好比一座山,看你敢攀不敢攀,胆小永远站山脚,勇敢才能上顶端。

无知和瞎子一样。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时时学,不怕千万卷。

读书需用心,一字值千斤。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

杂草多的地方庄稼少,空话多的人知识少。

有学问的人象果树,扭扭弯弯;愚蠢的人象竹竿,滑滑尖尖。

少年不知勤苦学,到老方悔读书迟。

树从泥土里吸收养料,人从群众中获取智慧。

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

不为不知而羞,要为不学而愧。

虚心的人学十当一,自满的人学一当十。

劳动出智慧,实践出真知。

学习不怕根基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贪睡的老牛没料吃。

谁肯下苦功,谁就能在顽石中找到宝贝。

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学问。

读书不知意,等于肯树皮。

勤问的人不迷途。

智慧是穿不破的衣裳,知识是取不尽的宝藏。

天上的雨水能滴穿大理石,勤学的汗水可敲开智慧宫。

三、※爱憎篇※

朋友,似莲藕同根长;敌人,如水火不相容。

莫学老鼠爬阴沟,要学葵花永向阳。

忘记祖国的人,好比离开森林的鸟。

好男儿血泪为祖国流。

没有***就没有新中国。

天上的星星数不清,***的恩情说不尽。

庄稼向阳容易长,人民向党有方向。

小孩靠爹娘,树木靠根长,人民就靠***。

向着太阳有温暖,跟着党走幸福长。

初生牛犊不怕虎。

对朋友要用最甜的蜜,对敌人要用最利的刀。

刁狼会装羊,坏人会装腔。

蝎子的尾,马蜂的针,最毒莫过坏人的心。

失去好友难过七年,失去祖国痛苦一生。

宁愿被朋友打一拳,也不让敌人吻一吻。

不能把羊当狼看,不能把敌人当自己人看。

乌鸦再打扮,也成不了孔雀。

狐狸做梦的时候也在数小鸡。

狐狸说要睡觉的时候,鸡可要更打起精神。

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

敌人的笑脸是,敌人的甜言是毒箭。

不要以为敌人是绵羊,而要懂得敌人是豺狼。

当敌人夸奖你的时候,你就想想自己做错了什么。

水火不相容,敌我要分清。

恶狼最怕猎人,蝙蝠最怕阳光。

口再渴也不能喝敌人的水。

打虎要有胆力,捉猴要有智慧。

篱笆打得紧,野狗钻不进。

没有翻不过的高山,没有击不败的敌人。

敌人笑脸能伤人,朋友责难是友爱。

山羊不跟豺狼做亲戚,老鼠不和猫儿结亲家。

对人民要象牛犊那样驯顺,对敌人要象雄师那样猛烈。

要学武松把虎打,莫学农夫怜恶蛇。

大家不爱只有你一人爱的,你不应爱;大家都爱只有你一人不爱的,你要爱。

谁不懂得恨敌人,谁就不懂得爱人民。

再菜园里不要相信羊,在羊圈里不要相信狼。

风平浪静不丢桨,形势大好不丢枪。

一寸国土一寸金。

为祖国莫要吝啬本领

四、※勇敢篇※

在学习中取得知识,在战斗中取得勇敢。

英雄的脊梁是硬的,叛徒的膝盖是软的。

海鸥不怕风雨,勇士何惧流血。

英雄的名字在黑暗中更闪闪发光。

好汉不提当年勇。

不勇于冒风险的人,永远也过不了大海。

钢铁要在烈火中锻炼,英雄要在困难里摔打。

暴风雨折不断雄鹰的翅膀。

不闹大海龙难擒,不闯虎穴虎难捉。

艰苦磨练出英雄。

下浅水只能抓鱼虾,入深潭方能擒蛟龙。

一千个忧愁,只要有一个勇敢就可以消灭。

蹲在炉旁少夸口,要在场上显身手。

英雄的意志坚如岩石,叛徒的舌头软似柿子。

骏马总是迎着暴风骤雨奔跑,冬青总是傲着严冬冰雪矗立。

火旺不怕湿柴,好汉不怕困难。

胆小鬼没有眼睛,眼睛是为勇士生的。

好汉在战场,懒汉在炕上。

坚强不屈是英雄的品质,贪生怕是懦夫的本性。

怕火花的不是好铁匠。

坚韧是意志的最好助手。

好马在力气,好汉在志气。

勇士不怕明算帐。

大丈夫身贫志不贫。

有毅力的人,能从磐石里挤出水滴。

够对勇士只能狂吠,见了懦夫便咬脚后跟。

懦夫后,腐肉一堆;英雄后,英名永存。

粗暴非勇。

勇猛刚强,戒粗暴;仁爱温良,戒无断。

胆小鬼害怕自己的影子。

两军相逢勇者胜。

勇敢的人可以从山头爬到云朵上;胆小鬼搭着也爬不到帐篷顶。

勇气冲开智慧门;恒心搭起通山路。

无私者公,忘我者勇。

见火不扑火烧身,见蚊不打蚊咬人。

恶狼难逃猎人手,黑暗最怕太阳光。

宁不背理,宁不堕志。

宁可站坚强不屈是英雄的本质,贪生怕是懦夫的本性。

正直是人生之宝。

品格是忠诚的美,牛马是肥壮的好。

博得人家信任全凭忠诚,改正自己错误全凭真诚。

撒谎的人,只会使自己受辱。

人心要实,火心要虚。

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个“诚”字。

五、§诚实篇§

断线的风筝飞得不远,说假话的人日子不长。

为人莫象绣花枕头,外面绣花里面藏糠。

诚实比空话值钱,行动比语言有力。

背信弃义,等于刺人致命一刀。

诚实重于珠宝。

伪善是最危险的毒药。

奸险是万恶之源,忠厚是完善之本。

忠城老实传家远,狼心狗肺不久长。

忠城的人,对人处处关心;虚伪的人,对人当面奉承。

撒谎与行窃是一路子货。

不虚心,不知事;不实心,不成事。

作事必须求踏实,为人切莫务虚名。

六、※谦虚篇※

虚心人万事可成,自满人十是九空。

低头的庄稼穗必大,仰头的庄稼穗必小。

骏马要有美鬃相配,勇士要有谦虚的美德。

浅薄的人把学问放在嘴上,渊博的人把学问放在心里。

知识蕴藏在谦虚的大海中。

一瓶子醋,稳稳当当;半瓶子醋,晃里晃荡。

虚心的人学十当一,骄傲的人学十当百。

当我们非常谦虚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莫在人前自夸口,强中还有强中手。

骄傲跌在门坎,谦虚走遍天下。

弓太满则折,月太满则缺。

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

水深的河寂静,博学的人谦逊。

虚心的人时时有积累,骄傲的人天天吃老本。

骄傲是愚人的特征,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骄傲的人象朽木,就是当柴烧也不过冒点黑烟。

母鸡咯咯叫一天还是只能生一个蛋。

马的架子越大越值钱,人的架子越大越卑贱。

一分荣誉,十分责任;一分成绩,百分虚心。

对付困难的回答永远是战斗;对付战斗的回答永远是胜利;对付胜利的回答永远是谦虚。

当你学会骑马的时候,就要防止从马上跌跤。

大意失荆州,骑兵丢街亭。

垂下的树枝常常是结满了果实,驯良的孔雀常常有美丽的。

尾巴,纯真的人常常是有学问的学者。

谦虚日久人人爱,骄傲日久成孤人。

骄傲是胜利的敌人,谦虚是成功的朋友。

谦虚的人,常思己过,骄傲的人,只论人非。

谦恭为诸德之基。

凶兽难为慎马。

世界上并无百事通。

学问再深也别满足,过失再小也别忽略。

甭把自己看成柱石,休将他人比作茅草。

有学问的人象就瓶,肚大嘴小;“半桶水”的人像漏斗,肚小嘴大。

不要把善良看成愚蠢,不要把谦虚看成懦弱。

宽广的河平静,有教养的人谦虚。

患难时要坚毅,顺利时要谨慎。

自夸没人爱,残花没人戴。

喜欢吹嘘的人,好象一面鼓,响声大,腹中空。

牛不知自己角弯,马不知自己脸长。

谦虚的人大话少,骄傲的人爱吵吵。

过分的谦虚就是骄傲。

七、※惜时篇※

花有重开时,人无再少年。

珍宝丢失了还可以找到,时间丢失了永远找不到。

时间抓起来就是黄金,抓不起来就是流水。

守财奴说金钱就是命根,勤奋者说时间就是生命。

时间如流水,半点不等人。

不怕慢,只怕站,老牛也能爬上山。

清晨不起早,误一天的事;幼年不勤学,误一生的事。

花开初放在春天,人的风华在少年。

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

一日无二晨,时过不再临。

懒汉可以不撕日历,但不能留住时间。

要珍惜时间,别相信命运。

不爱护花瓣看不到花木的美丽。

不珍惜时间得不到生命的价值。

凡事若能按时做,一日能顶三天用。

学问在于点滴勤,吾辈更应惜秒阴。

一年的工作看春天,一天的工作看早晨。

一心学习与工作,时间永远不嫌多。

一点一滴汇成大海,一分一秒组成人生。

勤学的人,总是检查自己对时间抓得不紧;懒惰的人,总是埋怨时间过得太慢。

自来水是压出来的,时间是挤出来的。

贪睡的猫一定抓不到老鼠,浪费时间的人不会有收获。

永远珍惜时间的人才能得到财富。

宁抢今天一秒,不等明天一分。

懒牛屎尿多,懒人明天多。

时间是最好的老师。

见缝插针,寸阴必争。

时间是一条金河,莫让它在指间流过。

丢掉黄金能够找,失去光阴无处寻。

八、※友谊篇※

谁不懂得友谊,谁就不会生活。

鲜花要靠水浇灌,友谊要靠人珍爱。

和胆小鬼交朋友,会坏事情;同敌人交朋友,会掉脑袋。

一块砖砌不成墙,一根甘蔗榨不成糖。

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老虎学咬人,跟着坏人瞎胡闹,跟着二流子学个浪荡神。

脱离机器的螺丝,是废钢铁。

交上坏朋友,很难得到人们的敬重。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邦。

炼铁需要有硬火,交有需要有诚心。

交人交心,浇花浇根。

一人一心无钱买针,万众一心有钱买金。

买铁锅必须敲打敲打,交朋友必须了解了解。

真正的朋友说真话,说真话的才是真朋友。

交一个良友,千言万语;绝一个良友,三言两语。

好人朋友多,好马主人多。

宁交那口拙舌笨的实心汉,不交那油嘴滑舌的机灵鬼。

要想朋友好,银钱少打扰。

果树不是只结一个果子,人不应该只有一个朋友。

敌人的笑脸能伤人,朋友的责难是友爱。

别把豺狼当猎狗,别把敌人当朋友。

骗朋友是一次,害自己是终生。

时常批评你的人不一定是对头,时常恭维你的人不一定是朋友

智者怪自己,愚者交朋友。

牙齿常咬舌头,但它们仍然是好朋友。

朋友没信用,就是害人虫。

伪善的朋友比公开的敌人更坏。

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同甘共苦才是好伴。

水草肥美的地方鸟儿多,心地善良的人朋友多。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宁喝朋友的白水,不吃敌人的蜂蜜。

和一个好人交往,胜过和十个坏蛋交往。

记住别人给你的好处,忘掉你给别人的恩情。

鲜花要水灌溉,友谊靠人护爱。

人心齐,泰山移。

不怕力小怕孤单,众人协力金不换。

钱多不如朋友多。

两个人的肩膀总比一个人宽。

如果朋友离开你,那是你自己的过错。

朋友要亲,帐目要清。

接近坏人会染上恶习,靠近灶台会沾上锅烟。

与朋友结交,遇难能得救;与恶人相好,头上挨石头。

篝火能把严寒驱散,团结能把敌人赶跑。

两只羊顶角,狼有了食。

攥紧的拳头有力量。

好花要有绿叶扶,好汉要有众人帮。

泥泞知马,患难知人。

喜鹊齐心合力,也能打败骆驼。

孤雁离群凄惨惨,人离集体孤单单。

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

千枝万叶一条根,人多心齐土变金。

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支蜡烛多一分光。

孤树结成林不怕风吹,滴水积成海不怕日晒。

三个臭皮匠,低个诸葛亮。

雁怕离群,人怕掉队。

没有朋友的人,就象树木缺掉根茎一样。

九、※勤俭篇※

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

不出血汗,不能吃饭。

桃花要趁东风来,幸福要靠劳动来。

勤劳是幸福的母亲。

雨水可以使大地回春,劳动可以使人丁兴旺。

勤似竿泉水,俭似聚宝盆。

汗水是滋润灵魂的甘露,勤奋是理想飞翔的翅膀。

勤劳勤劳,衣暖食饱;懒惰懒惰,日子难过。

贪小懒会酿成大祸,勤劳动石上能栽花。

要学蜜蜂勤到老,莫学露水一时干。

要想上天需要翅膀,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勤劳。

双手是活宝,一世用不了。

饭是自己做的香。

懒猫逮不住老鼠,懒人出不了成果。

一勤天下无难事。

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一生之际在于勤。

贪睡的老牛没料吃。

宁做辛勤的蜜蜂,不做悠闲的知了。

勤人荒年有饭吃,懒汉丰收饿肚子。

懒羊连自己身上的毛也嫌重。

人勤地有恩,遍地出黄金。

不动笤帚地不光,不动锅铲菜不香。

肥料是土地的宝贝,汗水是丰收的蜜汁。

勤恳的人讲实干,懒惰的人贪茶饭。

细水常流年年有,好吃懒做福不久。

人勤地出宝,人懒地长草。

骏马勒紧缰绳还想奔跑,懒猪赶它吃食也不想动。

勤劳是个宝,人生离不了。

土地下埋着珍珠,劳动中藏着幸福。

一粒粮食一滴汗,粒粒粮食劳动换。

雨水使庄稼茁壮,劳动给人们幸福。

勤劳意味着万物不缺,懒惰意味着一无所有。

勤劳的人满面红光,懒惰的人脸似破鞋。

花开满树红,劳动最光荣。

物要防腐,人要防懒。

秋天的硕果不属于春天的赏花人,而属于春天的耕耘者。

好汉在战场,懒汉在炕上。

没有蜜蜂的辛勤劳动,就是一片花海也不会有蜜。

坐求人家办事,不如自己动手。

勤奋者留下——青春似火,硕果累累;

懒惰者留下——满鬓白发,两手空空。

雁美在高空中,花美在绿丛中,话美在道理中,人美在劳动中。

星星和月亮在一起,珍珠和玛瑙在一起,庄稼和土地在一起,幸福和劳动在一起。

用劳动挣来的两枚钱,赛过皇上恩赐的一坐宝山。

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

不织网的蜘蛛捉不到虫。

勤能搬倒山。

贪睡的猫一定捉不到老鼠。

劳动是百宝之根。

劳动使人年轻长寿。

勤如摇钱树,俭如聚宝盆。

马是由驹长大的,钱是由少积多的。

一天省一把,十年买匹马。

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

积少成多,滴水成河。

一滴水,不算多,一滴一滴汇成河;一粒米,不算多,一粒一粒堆成垛。

丰年莫忘歉年苦,饱时莫忘饿时难。

一棵红梅两只花,勤俭节约不分家。

杀鸡要杀在喉头上,花钱要花在刀口上。

一分钱要掰成两半花。

一天节约一根线,一年能把牛来牵。

毛毛雨打湿衣裳,盅盅酒吃垮家当。

手勤俭用一世有,好吃懒做一生穷。

懒汉就是在井边也会渴。

十、※健身篇※

庄稼没粪不长,人不锻炼不壮。

常用的铁不锈,常练的人不病。

脑怕不用,身怕不动。

饭后散散步,不用进药铺。

跑跑跳跳浑身轻,不走不动多生病。

活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

书要常看,身要勤练;千锤百炼,益寿延年。

练出一身汗,小病不用看。

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丝不织,不成网;铁不炼,不成钢。

为革命练身,为人民献身;身强挑重担,寿高多贡献。

早起练长跑,年老变年少。

青少年时代的锻炼,比黄金更贵重。

饮食贵在节,锻炼贵在恒。

一懒生百病。

机器不擦要生锈,卫生不讲要短寿。

今年笋子来年竹,少壮体强老来福。

要想身体好,经常洗洗澡。卫生天天搞,疾病不缠绕。

吃饭不要慌里慌张,行路不要吊儿浪荡。

不吸烟,不喝酒,病魔见了绕道走。

洗头洗脚,强似吃药。

晚睡迟起懒在床上,日日如此命不常。

指甲常剪短,疾病不传染。

常开窗,透阳光,精神爽,身体壮。

常洗衣,常洗澡,常晒被褥疾病少。

早早睡,早早起,鼻子眼睛都欢喜。

要活九十九,早起看日头;要活九十九,走路甩开手。要活九十九,清晨跑步走。要活九十九,忌烟少喝酒。要活九十九,不怕贤妻丑。要活

九十九,睡觉不蒙首。

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有病早求医,迷信是自欺。

愁一愁,白了头;笑一笑老换少。

养身之道,颜开喜笑。

气恼酿成病,快乐延寿命。

暴饮暴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安宁。

早饭吃得早,午饭吃得饱,晚饭吃得少,必定身体好。

冷言冷语交不得,冷菜冷饭吃不得。

不偏食,不暴食;少肉食,多素食;喝原汤,化原食。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春捂秋冻,到老不病。

牙不剔不稀,耳不挖不聋,鼻不掏不破,眼不揉不红。

酒坏君子水坏路,烟草害人不长寿。

健康胜过富有。

墙靠基础坚,身体靠锻炼。

消愁解闷,百病去根。

少时练得一身劲,老来健康少生病。

脑怕不用,身怕不动。

太阳是个无价宝,常晒太阳身体好。

病灾不染清洁地,幸福常临健康家。

常用歇后语集

一、§理想篇§

张思德烧炭——全心全意

蜜蜂酿蜜——不为自己

炝面馒头送闺女——实心实意

二尺长的吹火筒——只有一个心眼

十里高山望平地——要看远景

八十岁老婆婆绣花——老来发愤

老大娘找飞机——望远瞧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蚂蚁爬树——不怕高

矮子怕山——步步登高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瞎子进学堂——不认书(输)

三伏天的高粱杆——节节上升

老了的虎——雄心还在

钢板上打铆钉——毫不动摇

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马上耍杂技——艺高胆大

将军不下马——奔前程

比赛场上的运动员——争先恐后

电线杆上耍把戏——武艺高

挑水骑单车——本领高

小脚女人踢足球——尖端

水牛过河——崭露头脚

独臂将军——有一手

四十里地不换肩——麻雀下鸡蛋

铁匠铺的买卖——样样都过得硬

房梁上挂暖壶——高水平

鱼鹰下洞庭——大有作为

嫩竹扁担挑起大箩筐——后身可畏

春苗得鱼——正逢时

脑瓜门没头发——前途光明

大姑娘做媒——先人后已

芝麻开花——节节高

春笋破土——节节升

杨令公的儿子——一个赛过一个

老子入团儿入党——一辈强一辈

坐着飞机放声唱——高歌猛进

沙摊上拉车——一步一个脚印

穿丁鞋走泥路——步步扎实

上满发条的钟表——一分一秒不休息

挑着石头爬泰山——没有那么容易

九十岁老翁学武术——心有余而力不足

张飞绣花——力不从心

盘子里生豆芽儿——扎不下根

骑上虎背——欲罢不能

水牛钻鼠洞——行不通

芝果树——开花多,结果少

沙滩上盖房子——不牢靠

水上浮萍——根茎不稳

蜻蜓摇石柱——休想

程婴告密搜赵武——舍儿救孤

包河里的藕——没私(丝)

蛤蟆坐在井里——只看见碗大的天

渴了打井——来不及了

公鸡下蛋——没指望

王字与玉字相比——只差一点

丢了西瓜捡芝麻——因小失大

什么是谚语,歇后语,俗语,成语,老话,名言,格言

关于歇后语大全解释查询大全

  篇一:歇后语及意思解释

 1.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比喻形式紧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

 2. 和孙猴子比跟斗——差著十万八千里。

 形容差距很大

 3. 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大能小。

 比喻大小随意,不加限制

 4. 叫他当了弼马温——表面上是封了官。

 比喻实质架空,没有品从的官

 5. 孙悟空守蟠桃园——坏事。

 指办事出了差错或变故,喻指情况不妙了

 6. 孙悟空赴蟠桃会——不请自来。

 形容没有受到邀请自己前来。多指不速之客

 7. 如来佛捉孙大圣——易如反掌。

 形容办事毫不费力,轻而易举

 8. 孙猴子压在五行山下——背上越来越重。

 比喻生活越艰难或负担越来越沉重。

 9. 像紧箍咒那样——可以管得住孙悟空。

 指用某种的特别方法可以制服某人

 10. 孙猴的帽子——紧得很。

 形容指时间紧迫或约束很严

 11. 猪八戒初进高家庄——假装好汉子。

 比喻冒充英雄好汉

 12. 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

 用来讽刺人对事物一无所知

 13. 白骨精给唐僧送饭——虚情假意。

 比喻并非是真心实意,不安好心

 14. 白骨精骗孙悟空——哄不住。

 比喻蒙混不了,无法欺骗

 15. 猪八戒战白骨精——太自不量力。

 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与能力

 16. 乍入芦芋——不知深浅。

 比喻新到一个地方,对当地情形还不熟悉

 17. 单丝不线——孤掌难鸣。

 比喻单独一个人的力量不能成大事

 18. 磨砖砌的喉咙——又光又溜。

 比喻人吃饭速度很快,一吞即下

 19. 牛魔王(罗刹女)的扇子——越煽火越大。

 比喻某种言行引起更大的不满或怨气

 20. 铁扇公主的芭蕉扇——能大能小。

 比喻事情的大小可以因人而定或喻人手段灵活,无论大小事都能应付自如

 21.竹篮儿打水——一场空。

 比喻徒劳无功

 22. 滚汤泼老鼠——皮烂毛脱。

 比喻灾情惨重、体无完肤

 23.唐三藏取经遇到猪八戒——整天叫散伙。

 指对所作事业缺乏坚定信念,一遇困难就动摇不定

 24. 猪八戒背媳妇——上了孙猴儿的当。

 比喻给人蒙骗、愚弄了

 25. 猪八戒擦粉——遮不了丑。

 比喻用尽方法也遮掩不了不光彩的事

 26.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形容处境为难,里外上下到处都遭受到埋怨

 27. 猪八戒上阵——倒打一钯。

 比喻不承认自己的过失,反而倒咬别人一口

 28. 观世音看见红孩儿——见财难舍。

 形容看见钱财即不忍心抛弃,而企图据为己有

 29. 西天路上的孙行者——劳苦功高。

 比喻出了很大力,吃了很多苦,立了较高的功劳 30. 唐三藏取经——好事多磨。

 比喻美好的事情总在实现或成功之前常常会经历许多波折 31. 送走了猴子来了个姓孙的——一样不好对付。

 比喻人或事情难以应付 32. 一口气吹灭火焰山——口气不小。 比喻人说话的气势很大

 33.老王卖瓜——自卖自夸 比喻自己称赞自己的货色好或本领高强

 34.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指伪装善良,实则包藏祸心 35.狗撵鸭子——呱呱叫

 形容极好。指上等的,优良的。既指人的本领,也指货物的质量 36.猪鼻子插葱——装相(象)

 指装模作样。讽刺人的意思 37.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指无力抵抗时,以逃跑为上策

 38.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

 形容人非常吝啬自私

  篇二:歇后语解释

 关羽失荆州

 关羽失荆州的故事来自于《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当时孙权欲夺荆州,叫陆逊“速为孤图之”。陆逊闻荆州军马整素,无奈装病。陆逊对吕蒙献计:“云长倚恃英雄,自料无敌,所虑者惟将军耳。将军乘此机会,托疾辞职,以陆口之任让与他人,使他人卑辞赞美关公,以骄其心,彼必尽撤荆州之兵,以向樊城。若荆州无备,用一旅之师,别出奇计以袭之,则荆州在掌握之中矣。”关公闻听陆口守将吕蒙病危,换了陆逊,不把陆逊放在眼里,果然撤荆州大半兵赴樊城,致使荆州失守。

 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的由来

 唐代张怀的《书断》中记载:晋帝时祭北郊,更祝板,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所谓“祝板”,是古时的祭祝文字,都写在木板上,所以叫做“祝板”。但按习惯仍叫“祝板”。王羲之曾写过“祝板”入木,竟达三分之深,这就叫“入木三分”。

 还有一个故事这样记录:

 “广源记”啦,“茂源记”啦,“康泰记”因此,招牌一般是用好的木板做的。写满了祭祝的文字。这样深刻有力,看着他一个劲地拍案啊!

 阿斗当皇帝──

 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霸王请客──

 白骨精给唐僧送饭──假心假意

 八仙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渡)

 黛玉焚稿──忍痛割爱

  篇三:汉语及汉语字词典集锦

 汉语简介:

 汉语,即汉民族共同语,又称中文、汉文,其他名称有国文、国语、华文、华语、唐文、中国语,还有唐话、中国话等俗称。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分析语,有声调。汉语的文字系统汉字是一种意音文字,表意的同时也具一定的表音功能。汉语包含书面语以及口语两部分。古代书面汉语称为文言文,现代书面汉语一般指现代标准汉语。现代汉语方言众多,某些方言的口语之间差异较大,而书面语相对统一。在“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以前,书面语和口语的区别实际上是古语与今语的区别。以唐宋时代为例,当时人口里说的是白话,笔下写的是文言,即以先秦诸子和《左传》、《史记》等广泛传诵的名篇为范本的古文文体。这种情形往上大概可以推到两汉时期。往下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叶。19XX年立的`遗嘱就是用文言写的。不过2000年来作为书面语的文言本身也在变化。仿古终归难以乱真,后世人模仿古语不可能不受当时口语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无论是在线汉语词典,还是汉语词典软件、汉语字典软件,都对宏扬汉语语言文化,产生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汉语是世界主要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属汉藏语系,是这个语系里最主要的语言。汉语是一种中国语文。除了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外,汉语还分布在新加坡共和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大约有14亿(3000万人作为第二语言)。汉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汉语的标准语是近几百年来以北方官话为基础,东北官话为辅助逐渐形成的。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却又不等同于北京话,是摒弃了北京语音中不规范的语音现象而形成的。汉语的标准语在中国大陆称为普通话,在台湾称为国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称为华语。在广义上是指以汉族为主体的语言,狭义上指普通话,另外,还有国语、华语、中文和汉文等称呼都是指汉语。毫无疑问,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语言,世界上大约有1/5的人使用汉语作为母语。汉语也曾对其周边的国家的语言文字产生过重要影响。例如日语、朝鲜语、越南语中都保留有大量的汉语借词以及汉语书写体系文字。对外汉语教材及汉语辞典为外国人学汉语提供了重要平台。查字典、查词典,都可以方便地找到标准的汉语拼音。

 汉语字典简介:

 汉语字典是为字词提供音韵、意思解释、例句、用法等等的工具书。但在西方没有字典的概念,全是中国独有的。字典收字为主,也会收词。词典或辞典收词为主,也会收字。为了配合社会发展需求,新华词典收词数量激增并发展出不同对象、不同行业及不同用途的词典。随着吸收百科全书的元素,更有百科辞典的出现。

 《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该书的编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历时六年,因此书名叫《康熙字典》。由总纂官张玉书、陈廷敬主持,修纂官凌绍霄、史夔、周起渭、陈世儒等合力完成。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字典全书分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标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并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康熙字典》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收录汉字最多的汉语字典。《康熙字典》是中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汉字辞书。

 《汉语大字典》全书约2000万字,字典查字56000多个,即便是古今文献、图书资料中出现的汉字,几乎都可以从中查出,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收集汉字单字最多、释义最全的一部中华字典大全。它由四川、湖北两省300多名专家、学者和教师经过10年努力编纂而成,是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为目的的大型汉语辞典专用工具书。

 《新华字典》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最早的名字叫《伍记小字典》,但未能编纂完成。自19XX年,开始重编,其凡例完全采用《伍记小字典》。从19XX年开始出版,经过反复修订,但是以19XX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作为第一版。原由新华辞书社编写,19XX年并入中科院语言研究所(现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新华字典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历经几代上百名专家学者10余次大规模的修订,重印200多次。成为迄今为止世界出版史上最高发行量的字典。收录汉字从最初版的8000多字到最新版的11200多个字。计算机在没有安装大字集的情况下,都只能显示20973个汉字,超过这个数字的都是不能显示的,是无效的。有些软件或网站鼓吹有24000个,甚至有八万个,都是在吹牛。即使安装了大字集能查出来,也是没有解释的废字。 汉语词典简介:

 《现代汉语词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普通话词典,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写,其编辑主任是吕叔湘和丁声树,商务印书馆出版,在中国大陆语言界具权威地位。词典的重点放在现代常用的汉语词语,也会为字作解释。编写过程会加入新的词汇并且把不常用的词汇淘汰。20XX年7月26日第5版收词6.5万条。

 目前世界最大的汉语词典印刷版分别是:中国大陆的《汉语大词典》(共13册,单字2.27万,复词37.5万)、中国台湾的《中文大辞典》(共10册,单字4.99万,复词37万)以及日本的《大汉和辞典》(共13册,单字4.99万,复词50万)。另有《韩汉大辞典》收录了单字5.5万个,词汇量45万。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它是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汉语大辞典》是一部收录最多的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大全、汉语大字典、古汉语字典软件。100万查询在线下载,脱机使用。新华字典查字大全,查询成语5万条,查字2万个,词语解释大全38万条,中华诗词9万首,英语与汉语互译58万条,歇后语16648条,灯谜40790条,对联5399幅,妙言警句13752条,俗语1929条,谚语1200条,近义词反义词别名各1000余组,查字典古文字2835个,古文词语近1000组;含新华字典,中华辞海,古汉语词典,英汉词典,在线翻译。支持屏幕取词、中文英文真人语音朗读。非常实用好用的功能,是您学习汉语的好助手!

 在线词典与脱机词典的区别,前者的优势在于在线查询、在线解释,不用下载,可以做得非常大。后者的优势在于安装后脱机使用,不用联网,能提供屏幕取词、真人语音朗读等功能,而且不用担心各种类型的网络入侵。

 成语词典简介:

 成语是汉语中人们熟识并广泛使用的词组或短句,袭用的言简意赅的固定短语或短句。汉语成语中,大多数为四字成语,少字成语为三字成语,而多字成语,有五字成语大全、六字成语大全、七字成语大全、八字成语大全,也有多达14个字以上,如: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成语属于熟句中的一种,与一般的词组或短句不同,成语的词组里的词不能随便抽换,否则就只是普通词组。

 《汉语成语词典》本着谨慎从严的精神,全面收录了近1.5万条成语,其中以现代常用成语为主体,酌量收录了日常生活中的熟语与惯用语,具备多位一体的特色,本词典邀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汉语语言专家联合编写,能结合读者实际需要,有的放矢,便于理解和运用。是学习汉语成语的首选印刷版的工具书。

 目前《成语词典大全》电子版,最大最全的是《汉语大辞典》,可查询成语5万多条,其中四字成语4万多条。成语大全的特点是容量大,查询方便。可以发挥电脑与人脑相配合的搜索技巧,快速检索出需要的成语。并提供趣味的成语故事、成语游戏,帮助提高成语水平。是利用电脑学习成语的首选软件。 汉辞网、汉语大辞典简介:

 《汉辞网》是汉语大辞典的网站。提供汉语大辞典下载、使用方法、注册及常见问题解答。包括汉语词典下载、汉语字典下载、成语词典下载、真人语音库下载。所有内容都已打包,在线下载安装,脱机离线使用。

 《汉语大辞典》是一部最大最全的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大全、汉语大字典、中文查字典软件。包括成语词典、新华字典、中华辞海、中华诗词、英汉词典、拼音专家、歇后语大全、灯谜大全、对联欣赏、近义词反义词别名词典、名言词典、古汉语词典、古文字典、写作助手、成语故事等内容,具有方便快捷的查询、模糊查询、扩展查询、接龙、智能接龙、成语测试游戏、成语速记游戏等功能。其拼音、解释、出处、示例等等都一目了然。支持屏幕取字、真人语音朗读、智能升级。

;

谚语: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歇后语: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俗语: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俗语使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性,具有地方特色。

成语:成语(chengyu,idioms)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

老话:老话,指流传已久的话;(老话儿)指说过去事情的话。

名言:名言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míng yán,基本意思是很出名的说法,著名的话,一般指名人说的话。出自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欧阳修 《归田录》等。

格言:格言,是指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是人们机智的精华,众人汇成的睿智,是指导人生走向成功之路的法宝,时刻激励人生取得进步。